生命景观从医疗废物(垃圾)填埋场到清泉公园
更新日期:2020/12/28 来源于:www.hbjnzt.com 作者: 点击次数:
菲尔德设计事务所(Field
Operation)为纽约市清泉公园设计竞赛所作的获奖方案“生命景观”,开创了生态风景园的新形式以及废弃地再生的新范例。菲尔德设计团队创造性地提供了一条建立在自然进化和植物生命周期基础之上的长期策略,以期修复严重退化的土地,通过恢复湿地、森林、引入新栖息地、添置休闲娱乐项目,为野生动植物,也为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优质场所,其景观再造具有非凡意义和借鉴作用。
纽约市斯塔腾岛的清泉垃圾填埋场(Fresh Kills
landfill)是纽约最大的垃圾填埋场,长期垃圾污染导致其自然系统严重退化。纽约市为将其改造成公共公园,于2001年,举办了有众多世界顶尖设计团队参加的国际景观设计大赛,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根据清泉公园总体规划方案,该公园将成为纽约市继布朗克斯(Bronx)的佩勒姆湾公园(Pelham
Bay Park)之后的第二大公园,其建造过程是对废弃地进行恢复、重建的过程,也是各学科领域拓展交融的过程。
1 公园建造背景
1.1
公园场地概况
清泉公园场地位于斯塔腾岛西岸,紧靠阿瑟溪(Arthur Kill),清泉湾(Fresh Kills Estuary)和草原岛屿(Isle
of Meadows)也被包含其中。场地北部以胜利大道(Victory Boulevard)和特拉维斯大道(Travis
Avenue)为界,东部到达里士满大道(Richmond Avenue),南部以阿瑟基尔路(Arthur Kill Road)为界,西海岸高速公路(West
Shore
Expressway)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场地(图1)。
场地总面积约891hm2,是纽约中央公园的3倍,其中约45%由高度为27至68.5m不等的垃圾山组成,另外55%由溪流、湿地和干燥凹地构成。成为医疗垃圾填埋场之前,这里曾是一大片被清澈泉水和溪流所滋润的潮汐湿地,“清泉(Fresh
Kills)”之名正由此而来。
1948年,时任纽约市公园管理处委员长的罗伯特.摩斯(Robert
Moses)提议建造清泉医疗垃圾填埋场,最初整个场地大约1215hm2。几十年下来,部分土地被改作公园或其它用途,到1980年,清泉医疗垃圾填埋场的范围缩小至891hm2,其中486hm2的土地用于埋藏或堆放垃圾,尽管如此,垃圾填埋场依然占据了斯塔腾岛总面积的1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纽约市平均每天运往这里的垃圾多达14000t,1986至1987年间,每天的垃圾接收量更达到29000t之巨。到20世纪末,这片垃圾山庞大得能够从太空中被拍摄到,公众开始对垃圾山提出批评意见,与此同时,在斯塔腾岛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垃圾填埋场与周边区域的矛盾关系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关闭垃圾填埋场被提上日程。到1997年,6座垃圾山中的3座已经被覆盖上厚厚的防水膜,剩余3座将在2008到2011年之间被全部覆膜。
2001年,纽约市政府下令永久关闭垃圾场并对其进行景观恢复与改造。2001年3月22日,运抵清泉的最后一船垃圾,翻开了垃圾填埋场历史的新篇章。“9.11”事件却使垃圾填埋场不得不再次开放,用以容纳世贸中心废墟的垃圾,当蓝色的驳船把世贸中心的瓦砾运送到这里时,这个庞大的垃圾场又有了新的意义。
然而,无论这里的生态群落已经衰败到何种地步,即将矗立于垃圾填埋场的公共公园都会成为一个伟大景观和工程奇迹,这块场地的潜在价值也会随着清泉湾位于大西洋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而增长.